菩提心语:世界上最大的监狱,是人的思维意识

前几天重看了《1942》这部电影,里面的台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

(资料图片)

富豪范殿元在家中去世时,对父母说了这样一句话:

“等我到了神司安定下来,就好办了,我知道如何从穷人变成富人,十年后,我还是你的老板。”

长工拴柱:“好,老板,那我给你做长工!”

他也是穷人和白人。十年后,有钱人还是有钱人,长工再怎么努力,终究会变成长工。

事实上,情况经常如此。

思想决定行动,行动决定命运。

人的知觉如果永远停留在脚上,如果不抬起头,不管走多远,也只能绕个圈子走。

01

20世纪90年代,美国社会学家弗拉基米尔芭芭拉进行了一项社会实验,以确定美国的穷人是否可以通过努力工作来摆脱命运。

她与所有朋友断绝关系,成为一名普通的职业女性,进入美国社会深处,终日与坐在温饱线上的工人们生活在一起。

在谈到来自不同社会背景的低收入群体时,他总结道:

几乎不可能。

在他看来,很多人之所以留在社会底层,并不是因为社会的迫害,而是受教育水平有限。

芭芭拉举了这样一个例子。

在实验期间,他遇到了盖尔,一名日收入在40至50美元左右的服务员。

而他住的临时旅馆每天的房租是40美元,需要每天结算。

这也意味着他靠交房租勉强维持生计。

芭芭拉很惊讶,问他为什么不租便宜一点的公寓。

如果按月付房租,每个月可以省下不少钱。久而久之,你就可以用这笔钱去学习技术,获得更多的知识,这样你就可以获得一份高薪的工作,改善自己的财务状况。

女同事听着,闭上眼睛说道:

租公寓需要每月支付押金,至少1000美元。哪来那么多钱?

其实,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,无论是储蓄还是借贷,1000美元都不是天文数字,但盖尔不想做出改变,也不想冒险,只能坚持现在。

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:预习效应。

如果一个人的眼睛只能通过管子看东西,那么他只能看到罐子里面的东西。

就像故事中的盖尔一样,他每天的工资在他眼里太少了。哪怕有无数种改变现状的方法,他也看不到。

最后的结果是我每天可以用交房租剩下的钱养活自己。一天比一天不满足于现状,无力改变自己,还不如涉足。

哲学家叔本华说:“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思想”。真正能限制一个人的,从来不是经济上的贫困,而是认知上的困难。

02

爱因斯坦说:

如果给我1小时的时间来回答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,我会花55分钟弄清楚是谁在问这个问题。

明确提问内容后,剩下的5分钟就可以回答问题了。

努力固然重要,怎么强调都不为过,但没有方向的努力就是无头苍蝇,粗心的勤奋到处撞墙。

我看过这样一个故事。

沿途有两个公园。

其中一个花园荒芜,杂草丛生。另一个花园里到处都是花草、鸟语花香,充满了生机。

园中两位园丁的情况也大相径庭。

第一个花园里的园丁正在拔草,一边咒骂,一边大汗淋漓。

而第二个园丁似乎也很勤劳,此刻正舒舒服服地躺在树下,轻声唱着歌。

为什么同样的环境和努力下的园子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?

原来,美丽花园的园丁也是早早马不停蹄,兢兢业业,一刻也没有闲着。

但后来他发现,无论他怎么努力拔除杂草,另一边的杂草又会重新长出来。

于是他灵机一动,他去市场,发现了长得比杂草还快的花草。

这些植物生长并迅速为杂草生长腾出空间。

从此,他再也不用为杂草发愁,过上了平静的生活。

第一个园丁面对同样的问题,虽然费了很大的力气,但还是没有解决问题,而勤于思考的第二个园丁,找到了问题的本质,不费吹灰之力就把病治好了。

《让你的时间更有价值》这本书区分了“低度勤奋”和“高度勤奋”。

底层劳动者就像下图中的人,背负重物来回奔波,忙于简单重复的工作,却从不看脚下的轮子。

而上进心强的人,只要更新思维、换方法、换工具,就能事半功倍。

没有正确的思想,所谓的努力是无稽之谈;没有正确的认识,所谓的努力是徒劳的。

只有真正富有成效的工作才能带来真正富有成效的增长。

03

曾经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在给儿子的信中写道: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设计者和创造者。

很多事情光靠努力是不够的。人与人最大的区别在于知识,人与人区别的根源在于思维。

雷军曾向晨兴资本的刘勤请教投资建议。

“我一直觉得你在投资方面有一些特别之处,能告诉我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吗?”刘沁回答:“我相信天道酬勤,努力了,一定会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投资人。”

柳青原本以为这个回答至少能得到雷军的认可,但雷军立即反击道:

上天不一定奖赏努力的人。

几乎所有了解雷军的人都对他有一个共同点:勤奋。

雷军曾经是名校毕业的优等生。在金山工作的十年里,他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。他被誉为“中关村劳动模范”。

然而,他的聪明才智和努力并没有带来相应的成功。

微软发展很快,而他所在的公司金山则发展缓慢。当时,比他晚出道的马云,远远落后于他。

他痛定思痛,辞去金山CEO一职。辞掉繁忙的工作后,他看到了新浪、网易、搜狐等多家互联网公司的快速成长。

那个时候,他深深地意识到,自己输的不是努力,而是谋略。

如果没有认知上的转变,雷军可能还是中关村夜以继日工作的“打工仔”。

回顾这段经历,他感慨地说:千万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。

当今社会,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不再是权力的竞争,而是认识事物,认识领域。

04

猎豹CEO傅盛曾说过,“知识几乎是人与人之间唯一显着的差异。

那么如何提高自己的认知呢?给你三个建议。

1、豁达约人,厚发薄发。

要想思维有质的飞跃,作为量变的知识储备必不可少。

帮助扩展我们的知识库的方法不外乎两种。行不千里,读万卷书。

苏轼有句名言:广见任用,厚积薄发。

“博观”是指博学、博学,“修”是指去糠存要、去伪存真的过程。

只有当你大脑中储存的知识充足而深厚时,你才能面对世界,形成“搜集搜集”的思维飞跃。

2.恭敬地让杯子空着。

一个人知道的越多,他知道得越少,他越觉得自己不知道。

就像海面上的冰山,已知的永远是一小部分,未知的是海底看不见的冰山。

成长就是保持高度的敏感度,始终对新事物保持开放的心态。

获取很多新知识,向外学习,向内思考,不断突破自我,更新自我。

3.感受心灵与思想、知行合一。

纸上谈兵的成果总是肤浅的,我知道这是必须要做的。

如果知识不付诸实践,它永远不会融入一个人的理解中。一个人只有敢于行动、敢于实验、敢于体验,才能形成自己的认识。古人说,清净心,入理悟,依理转行,长此下去,方可得真知。

有句话说得好:认知是上限,工作是下限。

人生要想逆袭,就要提高见识,下苦功夫,正本清源,见大通鉴,才能渡过难关。

关键词:

为你推荐

新股
市场
Copyright@  2015-2022 世界证券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 琼ICP备2022009675号-1   联系邮箱:435 227 67@qq.com